发表时间
评论 3

“没人举手是吧,那我开始点名了”,你的青葱回忆里是不是有这样一个让你忘不掉的老师。
步入社会后慢慢才发现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下的就是你人生道路的斑马线。
今天是教师节,我想创建一个跟教师有关的互动,在1989年春晚的一个献给教师的合唱节目《歌声与微笑》给了我启发,本曲子也是我非常喜爱的谷建芬老师所创作。
在这个单人模式的互动中,听觉感官刺激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在互动过程中融合了音乐元素,也就提升了互动的艺术性与娱乐性。
1.首先老师通过电脑启动训练,传感器随之亮起以提示学生开始触控传感器。
2.学生触控传感器后将首先播放音乐前奏,前奏即将结束时传感器再次亮起以提示学生再次触控传感器。
3.随着学生不断触控传感器,音乐也不断以音乐小节为单位向前播放主旋律与伴奏,直到音乐结束,互动也随之结束。

作者

发表时间
评论 2

从上个互动的单人训练模式到这个互动的双人竞技模式,直观上只是增加了参与人数,实际上不但提高了参与者的参与热情,也通过互动的竞技性提升了互动的娱乐性。跟上个互动一样,视觉感官刺激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
双人的站位与各自的四个传感器的摆位要以互不干扰为前提,避免双人在走动过程中相互碰撞或判断力受对方传感器影响。
1.首先老师通过电脑启动训练,这时将播放一段音乐,作为学生开始双人打地鼠的信号。
2.互动过程中,各自的“地鼠”依次随机出现,一旦有一方的成绩达到指定分数就结束互动。
3.互动训练结束时,将播放一段结束音乐,同时胜者一方的传感器全亮以提示获胜者。

作者

发表时间
评论 2

通过这个互动,了解到我们身体具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并且多次训练可以逐步提升这种能力,而在这种能力的提升中,眼睛与手之间的默契配合起着主导作用。
为了提升互动的体验,我们增加传感器到四个,并使用支架将之固定在互动参与者的左方稍前、左前方、右前方、右方稍前四个位置,确保传感器不要离开人眼的可视范围。
1.首先老师通过电脑启动训练,这时将播放一段音乐,作为学生开始打地鼠的信号。
2.互动过程中,二十只“地鼠”依次随机出现,一旦打中将发出成功的声音,分数加一,否则发出未打中的声音,分数减一。
3.在固定数量的“地鼠”出现完,这时将播放一段音乐,随之训练也自动结束,结束后电脑端会显示打地鼠的最终分数。

作者

发表时间
评论 2

这个互动,适合作为团队精神的启蒙。对于团队中一员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相互沟通、合作学习、不断提高同学间默契度的过程。
跟上个互动相比,我们需要增加多一个传感器,也就是共需要两个手机或平板。
1.首先老师通过电脑启动训练,这时将播放一段音乐,作为学生开始同时按的信号。
2.学生在两个手机面前依次排好相同人数的两队。
3.每组同学通过相互观察来把握好触摸手机的时间点,一旦同时按将发出成功的声音。
4.老师通过电脑关闭训练。

作者

发表时间
评论 3

这个互动目的是让学生感知时间的长短并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跟第一个互动一样,我们只需要使用一个手机作为传感器。
1.首先老师通过电脑启动训练。
2.老师触摸手机以播放一段音乐,作为学生开始等三秒的信号。
3.学生在手机面前依次排好队,学生触摸手机作为自己等三秒的结束且作为下个学生开始等三秒的信号。
4.老师通过电脑关闭训练。

作者